拉脫維亞大學
LATVIJAS UNIVERSITY
拉脫維亞大學創建於1923年.前身為里加理工學校(創於1862年)後改名為拉脫維亞高等學校(於1919年),值至1923年正式更名為拉脫維亞大學.1919年-1940年拉脫維亞大學是拉脫維亞全國文化及科學的中心.拉脫維亞大學的學院建築也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藝術歷史建築的地標.拉脫維亞獨立成為自由國家後拉脫維亞大學成為拉脫維亞教育及研究廣為人知的文化中心重鎮.
拉脫維亞大學所屬學院
- 生物學院
- 化學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教育與心理學院
- 地理與地球科學學院
- 歷史與哲學學院
- 法律學院
- 醫學院
- 現代語言學院
- 文學與藝術學院
- 物理與數學學院
- 社會科學學院
- 神學院
拉脫維亞醫學院所屬部門
- 社會小兒科中心
- 解剖與醫療歷史會議學所
- 國際疾病團體研究學所
- 小兒科團體研究學所
- 腫瘤學團體研究學所
- 微生物團體研究學所
- 病理學團體研究學所
- 藥理學團體研究學所
- 手術專門診所
- 實驗性手術專門研究中心
拉脫維亞共和國
拉脫維亞共和國(拉脫維亞語:Latvijas Republika)是一個位於東北歐的國家。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於1991年獨立。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方則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二國相鄰。在2003年9月20日經由全國性的公投,拉脫維亞人投票決定加入歐盟,其會員國身份自2004年5月1日起生效。拉脫維亞並在2004年3月29日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會員國,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官方語言為拉脫維亞語,95%以上居民懂俄語,通行英語。境內地形以蔥蘢的平原為主,其間散佈無數的湖泊、沼澤,最高山為蓋吉那山(Gaizina
Mt.),海拔約311公尺。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夏季白天平均氣溫23℃,夜晚平均氣溫11℃,冬季沿海地區平均氣溫零下2~3℃,非沿海地區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濕度大,全年約有一半時間為雨雪天氣。
Mt.),海拔約311公尺。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中間類型。夏季白天平均氣溫23℃,夜晚平均氣溫11℃,冬季沿海地區平均氣溫零下2~3℃,非沿海地區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濕度大,全年約有一半時間為雨雪天氣。
里加市
里加(拉脫維亞語: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3個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中最大的一個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
北緯56度58分,東經24度8分
里加又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根據2003年人口統計,里加市人口為739,232人,其中拉脫維亞人佔45%,俄羅斯人佔45%。(拉脫維亞全國居民中,拉脫維亞人佔60%多一點,29%是俄羅斯人,3.9%是白俄羅斯人,
2.6%是烏克蘭人,2.5%是波蘭人,1.4%是立陶宛人)大部分拉脫維亞人是更正教路德會信徒,而大部分俄羅斯人屬於東正教。里加古城建于公元1201年,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里加歷史中心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該市特別以眾多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著稱,與其類似的只有維也納、布拉格和巴塞隆納。1月平均氣溫-4.
9℃,7月平均氣溫16. 9℃, 全年平均氣溫6℃。
北緯56度58分,東經24度8分
里加又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根據2003年人口統計,里加市人口為739,232人,其中拉脫維亞人佔45%,俄羅斯人佔45%。(拉脫維亞全國居民中,拉脫維亞人佔60%多一點,29%是俄羅斯人,3.9%是白俄羅斯人,
2.6%是烏克蘭人,2.5%是波蘭人,1.4%是立陶宛人)大部分拉脫維亞人是更正教路德會信徒,而大部分俄羅斯人屬於東正教。里加古城建于公元1201年,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里加歷史中心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該市特別以眾多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著稱,與其類似的只有維也納、布拉格和巴塞隆納。1月平均氣溫-4.
9℃,7月平均氣溫16. 9℃, 全年平均氣溫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